“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大展露脸故宫 叙述中法文明沟通美谈

发布日期:2024-04-10    作者:乐鱼体育综合登录

  文明因沟通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厚。2024年是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宣布重要讲演10周年。10年来,我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尽力创始世界各国人文沟通、文明融合、民意相通新局面。

  这个春天,世界文明百花园中,更多的友谊种子正在播撒。如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两边将携手协作举行包含文明、艺术、旅行等范畴的数百项精彩纷呈的活动。本报今日起开设专栏,聚集文明沟通互鉴,展示中外携手共建世界文明百花园的累累硕果。

  ——开栏的线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马尔利行宫写下一封致我国康熙皇帝的信:“得知陛下您爱才如命……因而数年前咱们决议差遣咱们的臣民,六位博学的耶稣会数学家,为陛下带来一切最别致的科学常识……”

  此刻的路易十四并不知道,此前差遣的“国王数学家”在1688年抵达了北京,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他又派出第二批数学家携带着他的亲笔信起程,但是他们却未能抵达我国。336年后的今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观众可以读到这封当年未能送达康熙手中的信,了解这段少为人知的中法宫殿沟通故事。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明旅行年。由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殿﹑博物馆及国家园林公共组织(以下简称凡尔赛宫)联合主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往来”展览于4月初露脸北京。作为中法文明旅行年的重要项目,该展览聚集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保藏组织的大约200件文物精品,经过“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景色”“凡尔赛宫的我国时髦”3个单元,展示百年间中法两边互相尊重、互相赏识的政治往来史和互相学习、互相学习的文明沟通史。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是中法宫殿间往来和文明沟通的黄金年代。通往远东的新航路兴盛开展,加强了欧洲与我国的联络。很多我国产品销往欧洲,令欧洲人对地大物博、巧匠如云的我国充溢夸姣神往。在“太阳王”路易十四领导下,法国开疆拓土,文明艺术兴盛。与此一起,我国迎来了封建王朝最终一个高光年代——继续100多年的“康乾盛世”。坐落亚欧大陆东西两头的两个强盛国家,对互相投去了赏识和猎奇的目光。

  “与同年代我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往来比较,17、18世纪的中法关系呈现出共同之处。”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中方策展人郭福祥说,中法的往来一开始就是在两国宫殿和政府高层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参加下进行的,但中法之间没有互派正式的国家使团,主要是经过来华的法国传教士作为沟通桥梁。凡尔赛市立图书馆保藏的1697年版《康熙帝传》,就是由法国传教士白晋所作。1688年,“国王数学家”白晋与张诚进入清宫,为康熙帝服务。1697年,白晋回到法国,奉康熙之命招募新的传教士来华。在同年出书的《康熙帝传》中,白晋较为理想化地描绘了其时的我国,并着重康熙皇帝和路易十四的类似之处。这本书在欧洲发生深远影响,引起了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等名人的重视。

  故宫博物院藏17世纪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是此次展览的要点展品。怀表最外层为黑鲨鱼皮表套,并用金钉镶嵌出漩涡状和团花图画。铜镀金表壳中心用郁金香花围出圆形开光,开光处是路易十四的头像。表盘中心蓝色搪瓷上绘金色百合花图画,为法国王室标志。翻开机芯,可见摆轮维护罩上镂雕一条我国式五爪金龙。机芯夹板上还有制造工匠的名款和产地,可知此表为法国宫殿御用挂钟匠伊萨克·蒂雷所制。“这只表原藏于养心殿,很或许是路易十四送给康熙皇帝的礼物,是两位帝王往来的重要证据。”郭福祥说。

  相邻的展柜中陈设着一件中式银镀金壶,是凡尔赛宫保藏的珍品。1686年暹罗(今泰国)使团送给路易十四一批礼物,其间有多件我国器物,引起了法国宫殿对东方文明的浓厚爱好。此壶为银质錾刻,饰有镀金高浮雕人物、鸟兽、花卉与浮屠图画,壶底刻有法国王室盾形纹章和三皇冠符号。路易十四和1793年大革命政府曾先后命令熔化金银器,这件文物两次幸免于难,成为暹罗使团所赠礼物中仅有存下来的金银器。

  展厅里展示了多幅中法帝王肖像,其间,清人绘雍正帝洋装像屏有目共睹。图中雍正帝头戴卷发,身穿洋装,造型与路易十四类似。此幅画像的表现方式受其时欧洲盛行的“扮装舞会画像”影响,显现了雍正对欧洲时髦的爱好。

  凡尔赛宫藏乾隆皇帝像瓷版画也很特别。这幅瓷版画由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的艺术家依据潘廷章的一幅水彩画制造而成。潘廷章为意大利传教士,曾进入清宫担任画师。画面中,乾隆身穿皮裘服装,头戴一顶毛帽,帽子顶部有一颗巨大的珍珠。1776年,路易十六购藏这件瓷版画,陈设于凡尔赛宫的书房内。

  “从中法的礼物沟通可以精确的看出,科学和艺术的沟通是17、18世纪中法宫殿往来的主旋律。”郭福祥说,康熙时期,因应皇帝对科学的需求,法方赠送的礼物以各种科学仪器为主。雍正、乾隆时期,跟着中法艺术方面的沟通互动增多,展示法国工艺技能成果的瓷器、玻璃器、挂毯等礼物份额添加。我国宫殿在承受法国科学仪器和艺术品的一起,也回赠很多中文书本、丝绸、瓷器等法国人感爱好的物品,这些物品充分了法国王室图书馆和宫殿保藏。

  展览现场可以正常的看到故宫保藏的法国产铜镀金提环赤道公晷仪、铜镀金半圆仪、铜镀金测角器等。不少仪器上的款识标明它们是巴黎仪器制造名家巴特菲尔德所制。一个黑漆方盒内放置着30余件仪器,包含份额尺、直尺、矩尺、圆规、测角尺等,盒内还有铜镀金三角支架和蓝色搪瓷水丞,水丞底部镌刻“康熙御制”款。据介绍,这盒绘图仪器为康熙时期清宫造办处将法国制和清宫克己仪器配套组合而成,功用完备,非常有用。

  “这是满文版《几许本来》。”郭福祥说,白晋、张诚为便于给康熙教学西方数学,依据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许本来》编译了这套满文教材。

  白晋、张诚还依据欧洲医学著作译撰了满文版《西洋药书》,介绍其时西方盛行的药品,论说了瘟疫、水痘、肝胆胃肠等疾病的病因、病理和医治办法。

  清宫造办处仿照法国帕斯卡计算器制造的铜镀金盘式手摇计算器,展示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规划巧思的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铜版画,来自法国的精巧挂钟、多功用镜、精油……法国文明对清代宫殿的科学、艺术、修建、医学、地图测绘等许多范畴发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我国宫殿内艳丽而共同的“法国景色”。

  《十快马图册》为法国传教士画家王致诚所作,是现在已知仅有带有其署款的著作,也是一件中西艺术融合之作。全册所绘10匹快马皆为乾隆帝坐骑。图中快马造型传神,身形生动,用笔工致细腻,赋色新鲜明快,表现了王致诚高明的写实才能和绘画技巧。布景树石以我国传统翰墨技法制造而成,应出自我国画家之手。每图本幅写有满文马名,左边对题有张照、梁诗正奉敕撰赞,为嵇璜所书。

  文明的沟通历来不是单向的,而是在互动中发生活力、激起立异。塞弗尔瓷器工场在路易十五时期成为法国王家瓷器制造工场,其制瓷技能和艺术风格遭到我国瓷器影响,又具有本乡特征。法国王室将塞弗尔瓷器作为国礼赠送给其他几个国家,其间也包含我国。故宫藏粉地彩绘描金开光花卉人物图两节瓷瓶就是塞弗尔瓷器精品。此瓶由可分隔的上下两部分所组成,通体粉地,绿釉卷叶纹四面开光。上半部分为椭圆形花瓶,喇叭口,底部有孔,下半部分为圆形底座,肩部四面有镂空。开光内主题图画为人物、田园景致和花卉。由瓶上的款识可知,这件花瓶是塞弗尔闻名画匠度登(Dodin)1759年—1760年的著作。

  搪瓷是清代宫殿艺术的重要类别,在清宫画搪瓷技能研发和改善过程中,陈忠信等法国工匠发挥了及其重要的效果。乾隆时期,清宫还向法国定制了不少搪瓷器。乾隆款画搪瓷菊斑纹壶盖沿内侧有金匠标章、巴黎区域纳税标章、金属纯度标章戳印痕记,壶底署“乾隆年制”款,并有法国工匠签名。此壶由粤海关画样后,送到法国制造,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被送入清宫。

  广东通明搪瓷工艺正是乾隆时期从法国定制搪瓷产品过程中传入的。法国工匠在制造清宫定制的画搪瓷器物时,因对样稿发生误解而采用了浮雕内填通明搪瓷工艺,引起清宫重视,然后敞开了广东通明搪瓷的百年开展史。

  受搪瓷彩瓷影响,景德镇御窑厂创烧出粉彩瓷,不只成为清代宫殿代表性瓷器之一,还远销海外,备受欧洲人喜欢。

  跟着中法往来的深化,我国资讯不断传至欧洲,很多我国工艺品和书本进入法国宫殿和贵族的保藏视界,引发了以凡尔赛宫为中心、涉及欧洲的“我国风艺术”创造风潮。法国宫殿保存了很多来自我国的物品和法国本乡创造的我国风艺术品,成为了解这一时期中法关系和艺术沟通的重要证据。

  景德镇出产的一套青花加彩描金纹章瓷器,是18世纪30年代末为路易十五定制的餐具,包含瓷壶、瓷盘与瓷罐,上有法国王室纹章。餐具款式均为欧式,纹章形状和图画由法国东印度公司供给给我国工匠。这套餐具是凡尔赛宫殿运用的首套我国产瓷质餐具,也是首套我国产带法国王室纹章的餐具,或许用于1738年为路易十五安置的餐厅。18世纪中叶,法国盛行为我国瓷器配上镀金青铜附件,使之更契合精巧的法国品尝。青釉香水瓶的瓷质瓶身产自我国,巴黎工匠将其顶部、口沿及底座用洛可可风格的铜镀黄金饰品件加以装修,使其呈喷泉般的形状。饰件包含贝壳、芦苇、天鹅、鳌虾等元素,表达“水”的主题。此香水瓶于1743年被路易十五购入并安放于凡尔赛宫的藏衣室,是现存仅有经判定归于路易十五的我国瓷器。路易十五逝世后,此瓶依照常规颁发国王首席侍臣欧蒙公爵。

  欧蒙公爵旧藏花园瓷凳亦由我国瓷绣墩改制而成。瓷凳配有古希腊风格的镀金青铜托座,显得分外豪华。1782年,路易十六在欧蒙财物变卖会上购入这件瓷凳,存至博物馆。

  除了瓷器,法国人在绘画、纺织品、漆器、修建、园林等方面也活跃学习我国文明,我国成为法国艺术家和常识精英获取创造创意的重要源泉。

  17世纪的版画记录了特里亚农瓷宫的美景。1670年,路易十四为孟德斯潘夫人修建了特里亚农瓷宫。瓷宫坐落凡尔赛宫边际地带,表面富丽,通身贴满蓝白相间的陶瓷,高高的屋顶上饰有花瓶、孩提和动物像,令人联想到我国修建。瓷宫内部装修有我国花卉图画的丝织品。据介绍,这座瓷宫是路易十四受我国“瓷塔”(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启示而建。因为瓷宫的修建很软弱,故在1687年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特里亚农大理石宫。

  路易十五的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非常喜欢我国艺术,在宫殿表里大力推广我国风,还为在华耶稣会传教士的活动供给支撑。1747年,王后将凡尔赛宫内的私家房间安置成“我国厅”,后改为“我国人厅”。

  展厅里恢复了“我国人厅”的场景,室内装修着描绘我国人茶叶出产、交易活动的油画,还配以我国风的瓷器和漆家具。《南京的集市》是“我国人厅”里的一幅油画,这幅画仿照了荷兰旅行家尼霍夫访华行记中表现南京的版画插图,宠爱绘画的王后自己也参加了此画的创造。

  装修王后卧室墙面的“北京”彩缎片、彩绘我国景色人物图的茶具、依据艺术大师弗朗索瓦·布歇所作我国风情画规划的“我国体裁”挂毯……这些精巧的艺术品,生动表现了法国人对我国文明的酷爱。

  “我国和法国虽远隔千山万水,在历史上却进行过继续不断的了解对方的测验和文明沟通的实践,成果了一段世界文明开展史上沟通互鉴的美谈。”郭福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