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

发布日期:2024-07-09    作者:企业资讯

  4月8日,在贵州省黄平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制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正贵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加工银饰。

  “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我国自古就有运用银质饰品的传统,在贵州黔东南,造型精巧、样式多样的银饰是苗族女人盛装时重要的装修。

  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申报的苗族银饰制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在该县共有非遗传承人42名,银质饰品年销量达10余吨,年出售的收益650万元。

  当地银匠仍旧保持着手艺制造的传统,通过熔银、锻打、拉丝、烧制、雕花、打磨、抛光等工序,制造出样式丰厚、造型精巧的银饰,人们在逢年过节或迎亲嫁娶等大型活动时都会穿戴在身上,盛装出门,成为一道又一道靓丽的景色。

  盛装的苗族大众参与贵州省黄平县在阴历正月期间举办的巡游活动(2月18日摄)。

  4月8日,在贵州省黄平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制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正贵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收拾一件银帽。

  4月8日,苗族妇女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谷陇镇苗岭社区绣银片。

  4月8日,在贵州省黄平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制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正贵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加工银饰。

  “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我国自古就有运用银质饰品的传统,在贵州黔东南,造型精巧、样式多样的银饰是苗族女人盛装时重要的装修。

  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申报的苗族银饰制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在该县共有非遗传承人42名,银质饰品年销量达10余吨,年出售的收益650万元。

  当地银匠仍旧保持着手艺制造的传统,通过熔银、锻打、拉丝、烧制、雕花、打磨、抛光等工序,制造出样式丰厚、造型精巧的银饰,人们在逢年过节或迎亲嫁娶等大型活动时都会穿戴在身上,盛装出门,成为一道又一道靓丽的景色。

  盛装的苗族大众参与贵州省黄平县在阴历正月期间举办的巡游活动(2月18日摄)。

  4月8日,在贵州省黄平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制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正贵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收拾一件银帽。

  4月8日,苗族妇女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谷陇镇苗岭社区绣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