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一亮中秋味就浓了

发布日期:2024-08-07    作者:佛教用品

  东莞中秋,从明代开始便有个旧俗,是儿童家家雕柚为灯,谓中秋节的小灯笼为“耍碌”或“耍碌仔”。

  我们这一代的中秋记忆,是每年都要拉着长辈去买个新灯笼。有纸糊的、薄纱做的。最多人买的风琴般带褶皱的灯笼,里面安着一根约2寸长的蜡烛。灯笼一亮,中秋味就浓了。

  从东莞拥有百年历史的石龙泗洲灯笼仔,到广州早已有名气的灯笼铺天就行、用设计创新传统扎作的竹子扎作,我们看见不同角度的“旧物在新生”。

  东莞东城周屋的张阿姨,每年中秋前一周就开始张罗采货,备好准备给孙辈们“送中秋”。

  送中秋,在东莞及周边的增城、博罗一带,每年中秋都有外婆买灯笼仔送外孙的习俗,寓意前路光明,也有“登龙门”之意。

  细看张阿姨的“送中秋”采购清单:花生、糕饼、菱角、奶蕉、柿子、柚子还有灯笼。“灯笼几多钱”,张阿姨拎起一对小臂大小的竹编灯笼,仔细确认贴着一男一女公仔像问着店铺老板。

  采买的物品,每一样都有不一样的寓意。花生寓意生生猛猛,糕饼寓意步步高升,菱角是希望小朋友聪明伶俐……“呐,最紧要有男女各一只的灯笼,寓意添丁发财”,张阿姨说。

  10年过去,无论灯笼款式再新颖,张阿姨每年必买的灯笼还是在石龙镇四洲村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灯笼仔。

  沿着莞龙路直开10公里开外的泗州村,很多家庭都做灯笼仔。灯笼仔寄托着前途光明美好的寓意,很多老一辈妇女会买来送给自己的子女,女儿长大了又买来送给孩子,代代相传至今。

  制作技艺传承人陈月桂做灯笼仔是从小跟在大人旁耳濡目染,小时候姐姐嫌弃她做的丑,反而激发了她对做灯笼的执著。“我就每晚偷偷躲在房间练,现在几乎靠手感就能做很好”,陈月桂说。

  陈月桂做的灯笼仔是家庭作业,由她跟丈夫两人分工而成。一个灯笼四十多个工序,一年只产两千多个,靠熟客生意就几乎供不应求。

  “村里有些家庭非常勤奋,一年能做六七千个,但天天长年累月屈身坐在小凳子上做灯笼,身体吃不消”,像年轻人追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一般,年过半百的陈月桂亦很注重身体与做灯笼仔之间的平衡。

  灯笼仔在编织前,还有很多道工序,这非常考验手艺。“首先是选料,每年中秋后,就要通过熟人到河源等地预订竹料,论斤购买”。

  陈月桂告诉我们,做灯笼仔选用的是丹竹,与其他竹种相比,丹竹韧度更好;买回竹子后,要锯成一段段,然后煮熟,这样也还是为了增加竹皮的韧度;煮好后,再破竹、起瓤,竹筒便成了竹篾;竹篾还要用水泡软,再摊开晾晒,不能暴晒,也不能长久潮湿,以防发霉、折断;开年后,就要把竹篾破成细细的篾条。

  “手艺好的人,(竹子)破出来的篾条大小统一、厚薄均匀、长短一样”,也正因此,陈月桂几乎全年无休。出自她手的灯笼仔,孔如菱形,如网如窗,精巧耐看。

  聊起外面形状各异又似乎相差无几的灯笼,陈月桂对自家手工制作的灯笼仔十分骄傲。

  中秋前早上不定期在石龙大市场、双孖庙附近出摊。每年都有熟客早早预定,仅限线下购买。

  “工厂做的灯笼木木的,不够圆润灵动,灯笼仔顶上的画花,也是手工的才够鲜亮,这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我还有这么多熟客帮衬,她们知道我做得好”。

  现在也有工厂大批量制作灯笼仔供给店铺卖,但是她觉得机器代替不了全手工制作,手工赋予物件的温度是工业化生产不能够比拟的。

  临近中秋,是她最忙的时候。作为灯笼仔技艺非遗传承人,一方面忙着制作熟客预定的灯笼仔;一方面应东莞各高校的邀请,走进校园,给祖国的小花朵们讲述传统手扎技艺,在互动体验中推广、传承。

  她坦言灯笼仔工序复杂又辛苦,泗州村做灯笼仔的人慢慢地少。但她对于这个传统手艺会不会失传没有过多担心,“总会有人有兴趣去做去学的”。

  光孝路位于广州历史文化名邸西门口,一条特色的骑楼街中山六路贯穿其中。因靠近西关文化地标永庆坊,每年临近中秋,在地年轻人都会在光孝路买盏灯笼,去永庆坊一片逛逛。

  短短几百米,光孝路遍布着数十家佛教用品店。每年中秋前一个月,这些店外顺着雨棚而下悬挂满一串串灯笼,亮眼的巷道,是许多老广的童年记忆。

  和东莞做工讲究、彰显传统的灯笼仔相比,广州的灯笼更像一场造型各异的“颜色赛场”。款式之多,颜色艳丽,如同万盏流萤舞动环绕身旁。

  这条老街的灯笼户,店龄均20年上下,手工技艺至少传承了三代。藏在内巷深处,这家开了29年的“天就行”是家佛教用品店,每逢中秋就会变身为手工灯笼的秀场。

  从父亲手里传承了灯笼制作手艺,把“天就行”做大的是彭少英。她被媒体称为“灯笼天后”,年轻人喜欢亲切地叫她“英姐”。

  起初,这家本不大的店,只有一些老广熟客帮衬。“如果我不做了,爸爸做灯笼的手艺就没办法传承下来”,后因英姐的坚持,店面从一家到两家。她说这是情怀,也是对父亲的纪念。

  行走在光孝路,不难发现各家灯笼款式差不多,却唯独“天就行”门口最多人,英姐是这群灯笼户里最懂年轻人的。

  “她家的款式是最多的,最会紧跟潮流啦,你看有今年很火的熊猫款”,同行的朋友小贝,从小到大,每年中秋必来这里逛逛。

  “传统的金鱼、兔子、莲花、莲藕、杨桃是怀旧年轻人的首选,甜筒、小飞机、哆啦A梦这些卡通是小朋友最爱”,29年来,英姐每年都会这样向来者推荐。

  兴许是儿子从事电商行业,英姐很早便通过新兴社交媒体分享手作灯笼,年轻人们了解到越秀老城区还有这样一家传统手工艺店,纷纷前来拍照打卡。

  大约10多年前,英姐制作灯笼时还坚持采用竹篾,“用竹篾要耗费的精力就更多了,因为削竹很麻烦,而且它容易断”,后为了平衡爆单的需求及制作的质量和美观,故采用铁丝灯笼框架。

  其次是用料的考量,玻璃纸、马拉纸、布料…...不同造型采用不同的材质,触感、观感会有很大不同。

  时代在进步,英姐的灯笼店也在与时俱进。“现代社会发展这么快,大众的喜好也常常变化,如果不创新,很难生存下来”。

  偶尔有个戴眼镜穿白衣的青年弓着身磨竹架,笑起来与英姐有几分相像,他是英姐的儿子康仔。每年中秋,他都会请好假在家帮忙。

  在人不多的上午,他也会沉浸几个小时,去做一盏灯笼。“如果我不坚持,知道制作方法的人会慢慢的变少”,谈及传承,康仔表示目前有自己的事业,但也会将这门手艺继续发展下去。

  英姐发现,在最初的十余年时间里,顾客以老广居多,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带着孩子前来购买灯笼。每年有从深圳、佛山、惠州的客人专程来这里买灯笼。

  定时浮头的灯笼街,似乎感召着那些曾经尝试淡忘传统的在广年轻人,在这条灯笼街穿行,他们试图寻找儿时内心安慰的依傍。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竹子,她尝试把艺术设计融入传统竹扎灯笼,将日渐式微的传统再造。

  2021年的那个中秋,竹子记得很清楚,各大平台陆续向她推送灯笼。但当走在街上时,灯笼却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钢丝作框,塑料手柄,电子灯常亮,循环放着同一首音乐。

  第一个鱼灯造型很简单,鱼尾就是简笔画似的三角尾。用竹子扎骨架,搭配柔和且富创意的渐变颜色,灯亮起的一刻鱼便活了过来。

  “分享出去后就有1000个赞,甚至有人想买”,被关注的惊喜感,让竹子琢磨出了最经典的四片尾鳍的鱼灯。

  最难的一步是竹子很容易断,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灯笼,就要用不同厚度的竹子制作,这要求手艺人对竹的特性需非常了解。

  极具审美的配色与样式既彰显传统又不失新潮,从节庆玩物跃升至彰显个人态度、品味的家装。

  两年多来,竹子的灯笼到过上海设计师的家、各大展览现场,以及将大鱼灯作为自己婚礼重要装饰之一。

  “我就想把多年所学的和传统手艺相结合,做符合现代审美的手作”,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兴媒体的介入,拓宽了大众知识面亦拔高了审美。

  当年轻人坐不住的时候,让传统出现、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也不失为一种传承。

  “在传承、创新的同时,依然要对前辈们的成果保持尊重,我们也会做些传统的兔子、杨桃,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一昧抹去”。

  推崇速度和效率的速食时代,承载慢工细活的传统老铺只减不增,老铺里的人与物将面临失传的窘境。

  打开手机上的购物平台,搜索栏输入“灯笼”一词。点进一家销量排行前10的新兴品牌,灯笼款式大多为PVC材质,均价低至3.45元。

  打开商品评价,多是“孩子很喜欢”的字样。当这批爆款灯笼占据市场主流,意味着新一代人的童年灯笼回忆也将被重构。

  亲情与爱意,承载在这个小小的灯笼上。无论怀念儿时,还是守护传统,它以具象化的方式,传递独一无二的情感。